今天是 3 月 8 日国际劳动妇女节,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规定: 三八妇女节是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 女性朋友们拥有半天假期。今天,小星探邀请到了星主 @冰河洗剑 老师,她将结合身边案例以及自己的切身经验教训,为我们讲讲:女性在职场中如何更好地生存? 冰河洗剑,金融行业从业 10 年,曾在国内 Top 券商总部研究所担任行业研究员,现为大型资管机构资深投资经理。
(文末有星球大额优惠券,限量 50 张,先到先得!)
关于写女性职场的书籍,我读过的写得比较好的两本书一本是Facebook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写的《向前一步》,一本是马歇尔·古德史密斯 和萨莉·海格森 写的《身为职场女性》。但针对国内职场女性优秀的书籍我一直没有发现,所以我想针对所有即将步入职场或已经在职场拼杀的女性写一篇坦诚、实用的文章。我本科就读于一所还算知名的 985 院校,当年读书时的 GPA 明显是女生要好男生一个级别,但在毕业多年后,把整个院系的男女生职业发展情况在脑海里过一遍后,不得不说,还是男生整体的发展情况好于女生。究竟是为什么会导致在同一个起跑线之上,男女生后续的职业生涯产生了不小的差异呢?在整理了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包括我切身的经验教训后,我觉得女性职场的遇到的挑战/困难/误区主要有以下八点:追求“稳定”工作,寻求安全感是人的本能这无可厚非,但是我发现很多优秀的女性因为过于看重“稳定性”而放弃明显综合条件更好的工作,那就非常可惜了。其实我觉得在某种程度来说,“稳定工作”本来就是个伪命题,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变才是永恒的不变,对于绝大多数公司来说(这里主要讨论金融类职场,先不考虑公务员类工作),都无法保证你一切是一成不变的。早些年的国企职工下岗、外企光环不再、包括现在的事业单位改革都在重复论证着这个问题,稳定在大多数时候只是因为你所在的公司和行业处于上升期时的相对状态,而不是绝对状态。所以,对于职场女性来说,我们要打破一门心思求稳定工作的固化思维,以打造自己职场的核心竞争力为出发点,构建自己的职场价值护城河,安全感不是来自外界而是来自你自身的强大。尤其是对于刚入职场不久的女性朋友来说,更没有必要为了稳定性去做一份对你个人价值提高有限的工作,在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岗位努力一番,在初入职场就建立好的工作习惯,对你的整个职场生涯都是获益匪浅的。退一步讲,如果你职业生涯初期在头部大机构的前台岗位做过几年,即使过几年想转岗你的选择空间也会更大,比如我有些在卖方做行业研究员的女性朋友,做了几年去上交所、深交所、基金业协会等事业单位,他们此时的选择一方面也是深思熟虑比较后的结果,另一个方面在事业单位依然可以发挥过去行研工作积累的技能和经验。我共事过的很多女性朋友都很靠谱,工作完成度也很高,但女性相比男性更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在于:女性往往更重视当前的指标和职位短期的好坏(比如公司知名度、薪酬、工作强度、离家距离等),而容易忽略中长期职业发展问题,包括我自己也曾经走过弯路。金融行业总体来说是个强周期行业,并且行业子版块的景气度并不同步,在我从业的多年中,信托非标、基金子公司非标、P2P、自营债券投资、股票投资、量化投资、PE/VC 等都有自己的高光时刻,每一年都能听到某某行业的某某公司又发了多少奖金的传闻。但是对于我们大多数来说,选择职业路径跟做长线股票投资一样,追涨杀跌大概率是挣不到钱的甚至会被套牢,只有选择一条长期景气的赛道深耕细作,更有可能获得超额回报。生育问题是职场女性避不开的一个话题,哪怕作为女性你没打算要小孩,也会在面试时被问到。我们必须要面对的一件事是:职场对女性的歧视是客观存在的,在综合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企业更倾向于要男性,大多是因为觉得女性要花更多时间在家庭上,还有担心女性入职后生小孩会耽误工作。尤其是二三胎放开后,这种隐性的歧视就更明显了,有些公司甚至在招聘广告中明确写男性优先。除了呼吁制定更平等的男女生育政策外,我提一些作为个体自己能够把握的小建议:如我在文章第二点来说,我们需要对自己的整体职业生涯有一个规划,如果打算要小孩,可以把生育计划也考虑在整体规划之中。不建议在入职的 1 年内时间就怀孕,这样会加深你的上司对你的不信任,也会一定程度影响你自己在这家公司的口碑。至于是早生小孩还是晚生小孩,我觉得这个完全是个人选择问题,我认识的女性朋友有刚毕业两年就生娃、等小孩 3-4 岁上幼儿园后从中后台调到前台拼事业做的风生水起的,也有先考虑职场发展做到一定职级再考虑要小孩的。至于具体策略问题,在一家公司遇到瓶颈期、或预测到今年整体年景一般生个娃,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有时候退一步海阔天空。(2)不要事先给自己设置生娃后工作与育儿无法兼得的心理障碍。我认识的很多生二胎的朋友也都继续坚持在职场岗位上,并且做得不错。育儿这件事情并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事,在怀孕之前可以充分评估自己的另一半、双方父母的主观能动性,也可以借助育儿嫂等外部力量的帮助,多跟身边朋友取取经,相信车到山前必有路。(3)最后一点,如果考虑生育,提前做好功课避开对女性生娃非常不友好的一些公司,充分了解自己在怀孕和产假期间的正当权益。我真的知道一些公司、甚至是业内知名公司在女性哺乳期裁人的,其实按照国家法规,从女性怀孕开始到生产后的 1 年内都是不允许以任何理由开人的,对于这种无良企业/人力,最好的办法就是避开这类企业。毕竟女性在生育过程中身体处于比较脆弱的状态,也没有精力跟公司去斗智斗勇,但如果已经在发生,建议保留证据,让对方知道自己是懂这些法律法规的。女性朋友们会不会有这种感受,在同一个部门做同一份工作的两个人,如果是做表等杂事领导通常会让女同事去做,其他部门找你帮忙你也不好意思拒绝,导致日常事务越堆越多,却没有精力做更有利于自己成长的任务了,久而久之,在同事中你的定位就变成“擅长处理行政事务”,而跟你同级别的男同事却有更多时间做更出彩的工作。女性在职场中的思维方式更容易倾向于取悦别人,虽然人缘好是一个优势,但如果被同事当成是老好人对你的职场提升却是弊大于利,所以我们要学会 say no。第一次拒绝他人的不合理要求可能比较困难,但可以提前想好一些对策,比如讲你手头正好在忙很多事情、比如你要先请示上级等等,久而久之,其他人也会更有分寸感了。此外,对于职场性骚扰这种事情,虽然我没有经历过,但以我身边人的例子来说,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一开始通过语言或行动表现出自己的不同意,虽然对方职级可能比你高很多,但是这个年头越是大领导越怕被检举,所以如果你恰当地表现出拒绝比懦弱地抱着侥幸心理会好很多。我认识的很多女性在面对自己的成绩时都很谦虚,甚至出色地完成一件事情后,相比其他男同事会把自己放在较低的位置上,不大懂得展示自己的实力,或者觉得这些小成绩不算什么。其实在职场中人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在刚入职场的前几年,可以把你手头工作出色地完成本身也是一种成绩。我们需要做得好、也要说得好。虽然说的容易,但真的做起来我知道迈出第一步也是挺难的事情,我的一个小建议是可以把你的日常表现在手机用笔记形式记录下来,针对直属领导我们需要多汇报,针对分管领导,我们准备好相应的素材,在有短暂机会可以展示时也要抓住这些机会。每个公司的企业文化不一样,所以这一点我们也不用生搬硬套国外书本里的办法(有些国企还是等级很森严的),但你可以多观察,观察公司内评价较高、升职快的男同事是怎么做到展示自己成绩的。女性在工作中往往容易纠结于细节,比如我,也有这个毛病,当年做卖方分析师时恨不得标点符号过一遍看看用得对不对,工作细心是一个优点,但注重细节也要把握全局。很多工作并不像学校里的考试问卷都有标准答案,女性如果习惯事事追求完美,在有限的时间里可能就没法把工作的进度顺利完成(其实等你步入职场发现有些任务做到 85 分也就差不多了),然后容易陷入过度焦虑的循环中。随之工作的年限增加,我觉得我的一大进步就是脸皮越来越厚了,初入职场的女性往往容易犯的一个问题是抗挫能力低,如果工作中出现些小错误容易过度自责,并且在后续工作中产生畏难情绪。还有有些可以上台展示自己的机会或者带领团队的机会,也是担心搞砸了而躲在后面。其实每天、每周、每个月、每年工作发生那么多大大小小的事情,你感到担心犯的错误,担心别人会在背后指指点点,其实大多数人早就不记得了。被领导或客户说了几句,很多时候也不用放在心上,可能 TA 那天也心情不好了呢。我刚工作的时候,脸皮薄的觉得有机会放在我面前也无法胜任,但男性在这时就会比较大胆,比如在面对一个晋升机会时,有些男性即使把握不大,也可以在领导面前信誓旦旦一定完成(这里只是举个例子,并不代表这样做一定好),所以作为职场女性,我们在工作中可以刻意提高自己的抗挫能力。有很多人跟我说不喜欢直接领导是女性,因为很容易遇到情绪化的女性领导,为一点小事就苛责下属,对有些同事不讲道理地明显偏爱或厌恶,容易将自己的主观意志凌驾于客观事实之上。虽然奇葩的男领导也很多,但在情绪化这点上,的确是女领导“更胜一筹”,对于她的下属来说就不得不花更多心思在照顾女领导的情绪上,所以我们作为职场女性也应该警惕自己的情绪化。作为领导应该尽量以业绩为考核标准公平地对待自己的下属;作为员工不主观地 judge 他人,不搞小团体、不在背后说他人坏话,在遇到烦心事时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我知道我提到的以上 8 点都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如果你每天可以提高一点点,过了一段时间,你会发现自己在职场中也会愈发游刃有余。与星球里的所有女性同胞共勉!(其实上述的好几条也很同理很多男同胞,哈哈)
以上内容来自「冰河洗剑的金融圈指北」星球,更多关于投资理财方面的干货,欢迎扫描领取优惠券,加入冰河老师的星球进行学习。